English

前花园的变迁

2001-04-11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我从小住在北京安定门外前花园,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。

前花园距离安定门大约二里地左右,最西端挨着安外大街,东边当时是一个苇塘,现在是宏志中学,北面与后花园隔着一条土路,南面便是现在的和平里中街,当年这条被老百姓叫做小马路的土道却有着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———御路。

为什么管这么一个地方叫前花园,是我懂事后一直在思考,而且至今没有找到准确答案的问题。或许它真有着历史的真实,或许它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的希冀,或许干脆就是为了好听……不得而知,不过,以它当年的面貌而言,无论如何与花园是绝不沾边的。我认为叫贫民村,叫垃圾场都比叫花园贴切,而且当年也确实有一个叫渣滓坡的街道办事处管辖着它。

在我的印象里,前花园有46个门牌。这46个门牌里的老街旧邻们,有赶大车的、有扛大个儿的、有蹬三轮儿的、有拉平板儿的、有卖劈柴的……,绝大多数是靠卖力气吃饭的,纯粹的“引车卖浆者流”,一水儿的平头百姓。

前花园的居民对生活的要求非常实际。他们有着一个又一个并不高远的追求;在逐步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,他们感到了满足,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带来的实惠,哪怕是细微的变化都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欣慰。他们为安上了电灯而欢喜雀跃;他们为安定门外通了公共汽车而奔走相告;他们甚至为新建一座公共厕所而高兴上几天———“您瞅,这官茅房就是干净。”

五十年代,前花园通电以后,大家又感到出行不便了。那时,安定门外没有公共汽车,想逛趟北海,得走到安定门里,坐上1路公共汽车到交道口下车,然后改坐有轨电车才能到北海。虽说一个人的来回车费总共才一毛四分钱,可路上的工夫搭不起。安定门外最先有的公共汽车是18路,全程从小关北站到安定门,就是为了方便安定门外住户的出行。您别看现在安定门外车水马龙,大家无动于衷;可刚通车那会儿,前花园的居民扶老携幼足足地过了一把车瘾。

六十年代,中小学显得特别紧张。因为,最早安定门外只有三所小学———安外大街小学、二街小学和蒋宅口小学。学校的发展明显地跟不上孩子们的增长。于是,填平了前花园东边的苇塘,盖起了地坛小学,后来改成地坛中学,又改成了一四二中学,现在又叫宏志中学了。当时盖学校的施工现场是人们最关注的地方,大家有事没事都愿意隔着围栏往里看看,特别是大爷大妈们,扶着围栏一看就是半天。那里有他们的希望和梦想,前花园的后代将要在大楼里读书了,在老人的心目中无疑是登堂入室般地辉煌。因此,推土机的轰鸣成了最悦耳的声音,高耸的塔吊成了最美丽的景观。

地坛小学的教学楼盖成后,文字和照片上了报纸,前花园的居民喜笑颜开,感叹了好一阵子,大有“风景这边独好”之势。

七十年代,我退役回到了前花园,发现一些老街坊不见了。一打听,才知道在我当兵期间,上龙大院和弯子营盖了简易楼,那些街坊搬到楼房里住去了。我真为他们高兴。搬到简易楼的街坊们回来看看时,总是满面春风,使我们这些仍然住在破旧平房里的人羡慕不已。简易楼这种“文革”时期出现的建筑,后来很快就落伍了,但是,它确实受到过百姓的欢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而且从中我们看到了就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党和政府也没有忘记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,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始终是高扬着。

改革开放以后,安定门外的变化太大了,用日新月异形容毫不夸张。可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前花园面貌依旧,与周围的环境相比显得老态龙钟。那里的居民表现出了大度和稳重,他们相信前花园一定会变,而且会越变越美。因为,它们对党和政府有着足够的信心。

如今,前花园真的变了,过去的破旧脏乱无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高档饭店和写字楼,好大的一片。二十年后,谁能想到当年这里曾是一片破烂不堪的居民区呢;就是现在就读于宏志中学的学生们,恐怕也不会知道当年生活在他们学校周围的孩子们,大多数是贫困家庭的子弟。

前花园的居民搬迁到了新的小区。在那里,花红柳绿簇拥着崭新的楼房,不管它叫什么,它都是花园式的居民区。在那儿生活的娃娃们,可以昂首挺胸地说:“我们住在花园里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